主 題:基督徒的信仰與政治
作 者:Slippter
作者簡介:台灣 桃園 中壢浸信會會友
張貼日期:2005.10.31 (有授權張貼)
發表紀錄:2005.10.31初發表

基督徒的信仰與政治

-- 回應信望愛BBS站「基督徒的信仰與政治」相關討論

簡介: 這篇文章回應了關於基督徒的信仰與政治的議題。作者引用了Niebuhr的基督與文化五大型態作為分析的取向,值得一看。

 

    日前有媒體報導,謂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將至妙天禪師開辦的道場發表關於「打坐與修行」之演說,並表示有意學禪[1];此消息一出,在「華人基督徒信望愛電子佈告欄」(信望愛BBS站)的言論廣場版面上隨即引起一些基督徒的討論[2],主題並從「李登輝的個人信仰」、「禪學與基督教」、「李登輝獲頒榮譽神學博士學位」等新聞素材,延伸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政治運動」、「基督徒的信仰與政治」等歷史與信仰議題。

 

    事實上,李前總統的基督徒身份,與他同時作為政治人物公開地透過媒體發表或披露的言論與行動,特別是在其總統任內後期及卸任後對於兩岸關係與國家認同上的政治主張,及出入各種宗教場合拜會尋求政治支持的作法,在基督徒團體間遭到批評早已不是新聞。但在此系列討論中,有網友指出,部分基督徒對於同樣是基督徒政治人物的李登輝與蔣介石的評論標準是不一致的,特別是所謂「國語教會」(泛指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傳入台灣的各基督新教宗派)的信徒,對於後者蓋棺論定後的評價往往是褒多於貶,對於前者(特別在其與國民黨漸行漸遠之後)的態度則正好相反。我想,雖不能否認不同的國族認同立場在此造成的影響,但我的看法是:要客觀評價任何一位人物的功過,除了必須先將他的行為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中觀察其脈絡意義之外,作為評論者,後者所擁有的文化體驗及對於本身價值體系的後設認知,也是影響評價方向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解嚴之前的台灣沒有什麼言論自由,多數的資訊都是在政府的管控下輸出,歷史教育更是不可能容納對於當時執政政府的反思或批判聲音,在此文化氛圍下的人民,無論是否是基督徒,只要他未曾與另類的資訊來源(如黨外民主運動團體或長老教會)取得聯繫,或是親身體驗過政府的不公對待,基本上他對於政府及政治人物就比較沒有獨立的批判與監督能力,甚至僅能被動地接受由國家召喚出的愛國精神。

                                                                             

至於現代的基督徒要如何評價蔣或李,基本上仍然承續上述因素,對於政治及歷史沒有一定素養的人自然無法做出標準一致的合理批判,僅能人云亦云或隨媒體報導起舞,遑論以信仰的良心提出針砭。但另一方面,承襲民主自由化之故,愈來愈多的政治與文化觀點得以廣泛傳播,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基督徒個人及其所在的堂會或所屬的宗派團體;就後者而言,若一宗派團體的內在凝聚力強、組織內傳播系統嚴明、領導權威的政治/文化立場強烈,通常會更加影響其團體內的信徒對於特定政治人物的意見。

 

其實基督徒都是活在文化之中,基督徒政治人物也不例外,他們的功過與受愛戴的程度也端看評論者採取何種價值體系而定;但由此延伸而出的問題是:若基督徒必然受到文化影響,如「國語教會」與李登輝先生在國族認同立場上的歧見,那麼基督徒的「合一」及基督信仰的「超越」性該如何被理解?

 

    「信仰網刊」上有一篇作者署名為「百合」所發表的〈尼布爾的基督改造文化類型與處境化的互動思考〉文章,簡短地討論了美國神學家尼布爾《基督與文化》一書,以及基督教如何在中國處境化的議題,有部分段落值得在此引述:

 

……尼布爾所創建的理想模式理論「基督改造文化」是一種處境化的回應,自然會與其自身所指導的具體實踐之間存有一種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互動關係。

  除了尼布爾本人的主觀意願之外,「基督改造文化」所需要一定的客觀處境條件就是,蘊孕宗教意識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可觀的社會之影響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基督對文化的「改造」足以波及整個社會。

……「教會在我們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所佔的位置也絕非如同在西方國家那樣」而且,「就精神影響力來說,中國基督教尚未真正在公民社會正在形成的中國形成可觀的、有效的局面甚至公共影響。」也就是說教會各方面的影響力還不足以觸及社會,或者說是對社會的觸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中國教會自身還有許多的問題要解決,中國教會的根基還沒有打牢,這個時候談對文化的改造,可能為時過早。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今天台灣的基督徒對於政治人物的評價標準不一,或是信仰在信徒價值觀上的位階尚未高到能主導其生活全面的世界觀,無法實踐自己宣稱所擁有的「超越文化」的信仰,除了政治與文化素養不足(或被權威團體宰制)的個人因素外,台灣教會類似中國教會所處的「小眾團體」位置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由於基督徒人數佔總人口比例始終在5~6%間徘徊[3],加上來自教會外界政治力對於信仰自由的干涉、社會對於宗教文化建構與表達的接受程度,及教會內部的宣教策略、處境化問題及各異的宗派傳統對於「信仰與文化」關係見解的不同立場,使得台灣教會至今仍難以形成一個統整的、「以信仰為核心」(而非特定政治/文化理念)的「基督教文化」論述領域──一個對內能符應基督信仰精神與教會群體共識,對於外界社會而言足資辨認為可代表「基督教觀點」的現代文化社群之一員。

 

以網友maranatha在此系列討論中曾提出的問題[4]為例,基督徒對於信仰與文化的關係究竟該如何處理?

                                                                           

1)基督徒對信仰的理解不受文化影響,是在文化之外?

     舉例:上帝可以直接啟示某某人某種理念。                                                                               

2)基督徒的信仰超越文化,有一套超越文化標準的標準為尺度?

     舉例:上帝永遠不改變,東方的信徒與西方的信徒都適用同一種倫理的、道德的標準。                                                                               

3)還是基督徒追求一種超越文化的信仰。

     舉例:還看不到典範,暫時舉不出例子。

                                                                               

我想,(1)可以說是不可能,至於(2)與(3),或許可以尼布爾對於「基督與文化」的五種類型學區分[5]為參考:

 

A.基督反文化(Christ against Culture):拒絕類型

B.基督屬乎文化(Christ of Culture):認同類型

C.基督超越文化(Christ above Culture):綜合類型(type of synthesis)

D.基督與文化相反相承(Christ and Culture in paradox):二元論類型

E.基督改造文化(Christ the Transformer):皈依類型(type of conversion)

 

其中C與E類型比較接近這裡所談的「超越文化的信仰」,雖然表面上並未直接處理信仰與特定文化議題(如東/西方文化、台灣/中華國族認同)的關係,但是至少提供了一個分析上的洞見:基督信仰的文化表達,在不同的釋經基礎、宗派傳統、乃至於信仰者的社會文化處境下,確實有無法抹煞的異質性存在。從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到歐洲、北美的女性神學,從天主教教宗的反戰到美國福音基要派人士的支持對伊出兵[6],似乎很難看得出「基督教文化」所以可能獨立於其他文化而自成一統整的、跨教派與國族的、能建構出純粹屬於「基督教精神」文化產物的共同基礎。

 

然而,從另一角度(方法論)而言,基督教會在世上多元而歧異的文化表達與信仰實踐,若能謹守以信仰為核心的指導原則,謹慎反省神學詮釋立足點與反應行動的出發根據,排除「世俗」(文化本位)而非神聖(信仰主體)的立場作為回應社會處境的基礎,以「敬虔」的精神及平衡健全的生活方式,去實踐通過個人信仰良心反省過後的文化參與,如百合在談及「基督改造文化」類型時所說的,「基督徒的任務就是保證文化始終沿著上帝所定的準則發展,即要在服從主的前提下,繼續其文化工作」;或在論及「基督超越文化」時所說,「基督徒並不否定文化,而是在文化的基礎上重建。文化是有價值的,但文化不能窮極人生的終極意義……文化的不斷變遷,所提的綜合只能是短暫的而非持久穩定的。」基督教會多元的文化立場,若放置回各自信仰社群的處境上能回應實際的需要,未必需要藉由某種外在形式上的文化一統性來表彰內在信仰的一致性,貫串於各種基督教社會運動、政治宣言中的基督精神,如「道成肉身」、自我犧牲、盼望永恆等宗教的倫理向度,已足夠聯絡眾多的基督教文化實踐成為某種獨特的文化型態;在這意義下的基督徒,若能自信所作所為能不辱上主呼召,我相信他就是一位能活出「超越文化的信仰」的基督徒。

 

至於怎樣的文化發展才是「服從主」的、如何建立此種以基督信仰為核心的文化批判/建構體系、又怎樣的文化參與才是有效而合理(合乎信仰立場)、為社會所接受的(以致於有可能帶動社會朝公平正義的方向改革),就是純屬每個信仰者與教會團體的信仰責任了。

 

最後,回到台灣教會內部可能隱藏的國族認同差異問題,我個人認為這可以是一般的政治或文化研究題目,但與基督徒信仰的處境化思考還有一步之遙。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國族認同、文化想像、性取向/癖好,這是世俗文化多元主義的必然結論;但基督徒除了文化公民的身份還更是「上帝的兒女」,如何面對自身的理想、喜好、慾望和信仰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一直是基督教歷史上不可迴避的精神主題(spiritual issues),怎樣在不輕易取消現實文化對信仰的挑戰/啟發性意義與堅持信仰原則(愛上帝並愛人)、見證上帝榮耀之間做出智慧的行動抉擇,必然是負重而指向每一位基督徒心中的問題。我們惟有正面地回應這具張力性的問題,才是紮根於信仰、良心、與文化的處境化回應,而非僅僅再製了社會上的政治或文化意識型態之爭於教會內。


 

[1] 劉萍,「政教大和解 李登輝想拜妙天禪師當師父」,TVBS週刊396期,2005<http://magazines.sina.com.tw/tvbsweekly/contents/396/396-001_1.html>2005/7/10)。

[2] 見信望愛WBBS「言論廣場與站務建議」版,2005/6/1以後之相關文章,http://wbbs.fhl.net

[3]「最新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 基督徒與會堂數雙雙下滑」,國度復興報162期,2005http://www.kingdomrevival.com.tw/krthome/index.php?id=1911 (2005/7/10)

[4] maranatha(#1103),「從台神頒發學位給李登輝看 基督徒的信仰與政治-3」,Message2005/6/18<telnet://bbs.fhl.net> (2005/7/10)

[5] 百合,「尼布爾的基督改造文化類型與處境化的互動思考」,信仰網刊,<http://www.godoor.com/xinyang/article/xinyang5-15.htm> (2005/6/25)
王崇堯,「尼布爾《基督與文化》類型之探討」,神學與教會24卷1期,1998,<http://www.ttcs.org.tw/church/24.1/01.htm> (2005/7/10)
[6] 胡志偉,「從《時代週刊》再思美國福音派的中興」,基督新報,2005/2/5,<http://www.gospelpost.com.tw/news/edi_27.htm> (2005/7/10)

 


至留言板回應本文 回CCN主頁 歸正網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