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哈巴谷書讀經報告
作 者:Gilbert
作者簡介:台灣 台北 永和禮拜堂會友
張貼日期:2002.6.23 (有授權張貼)
發表紀錄:初次發表

 

哈巴谷書讀經報告

 

作者:本書作者應當為哈巴谷。

1.   名字:哈巴谷的意思是「懷抱」。

2.   出身:某些早期拉比認為哈巴谷是主前九世紀以利沙時代書念婦人之子(王下4:16)。根據書中詩歌結尾的附註猜測,哈巴谷也有可能是正式被錄用參與聖殿的音樂事奉,故此他一定是利未人。

3.   時代:約在南國猶大約雅敬治內,主前609-587之間。

4.   生平:關於哈巴谷的生平,正典中記載相當稀少。在次經「比勒與大龍」中記有哈巴谷在獅子坑中照顧但以理的事,但歷史價值很有限。

5.   寫作日期:某些學者主張那些壓迫者並非迦勒底人,乃是亞述人,他們在主前701年西拿基立侵略猶大時迫害猶太人。也有人認為那些壓迫者是埃及人,在主前609年尼哥入侵猶大,並於米吉多一役殺戮約西亞王,其後在605年於迦基米遭迦勒底人擊敗。然本書內容並未提到亞述人或者埃及人,所以以上兩說並不可取。本書的日期應定在約雅敬的治內(主前609-597)亞述已經從歷史舞台上消失,迦勒底人開始嶄露頭角。哈1:2-4描繪的情形,說明那是一段社會與道德邪惡的時期,較像是約雅敬治內,而非約西亞治下。

6.   寫作地點:應該是耶路撒冷。

 

歷史背景:

約雅敬為王時,猶大國在巴比倫的虎視眈眈下已經命運垂危。約雅敬之父約西雅是賢君,可惜晚節不保,不聽先知忠言,在米吉多戰役中陣亡(王下23:29)。約雅敬昏庸無能,只顧個人淫樂,無力挽回國家的頹勢。當時巴比倫初興,先滅亞述,再敗埃及於米吉多平原,又把猶大國當作傀儡國,立約雅敬為藩王。三年後約雅敬反叛(王下24:1),巴比倫王再次臨到耶路撒冷,滅聖殿、毀聖城,將猶大人中的精壯人士擄走,僅留下老弱病衰者。

 

目的:預言巴比倫即將受神之審判,旨在警誡與安慰受苦之百姓。

 

主題:義人必因信得生。

 

鑰節:

1.   2:4下「惟義人必因信得生。」

2.   3:17-18「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全書綱要:

1.   先知的疑問

a.   疑問:神為何容忍猶大國之罪行

b.  答覆:神必不容忍猶大國之罪行,迦勒底人必侵犯

c.   疑問:神為何容忍巴比倫之暴行

2.   先知的受教

a.   等候:先知的等候與真神的啟示

b.  答覆:巴比倫滅亡的宣告,巴比倫滅亡的原因

3.   先知的凱歌

a.   祈求:禱告與頌讚

b.  讚美:真神的威榮,信心的順服

 

文體:本文是以哈巴谷與神的問答為主體,卷末以詩歌體頌讚神的威榮。

 

靈訓:

  1. 神是歷史的神:歷史是在神的掌握之中。從猶大國的罪惡被懲罰,到巴比倫的暴行被報應,神給哈巴谷的默示無一不在歷史中應驗。或許哈巴谷未能眼見神在歷史中所有的作為,但是讀者可以為此作見證。
  2. 神的沉默與出人意外的回應:哈巴谷呼求神,神並未立時回應。然神的回應不總是依照人的祈求內容與形式出現。神用罪惡的迦勒底人懲罰猶大國的罪惡!
  3. 信心的態度:對於神的作為,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無法全然測透。聖潔的神使用罪惡的迦勒底人作為懲罰猶大人的工具。先知的疑惑可能在我們身上出現。我們不能明白今日神為何容許一些不義的事情發生在我們週遭,甚至教會之中。我們也或許無法理解為什麼神容許世界上為何有飢荒、戰亂、異端、邪教的存在。但是我們必須有信心相信現在雖然我們看不清楚,但是歷史仍然在神的計劃裡面。總有一天信神的人會清楚明白(林前13:12)。
  4. 靠信心生活: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信徒應當單單接受神的話,靠它而活。在科學時代要靠信心生活不是一件簡單的操練。「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個態度就是聖經的方法。信心的來源是神,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所以我們的信心必須單單指向神,而不是其他的學說或者理論。
  5. 禱告與頌讚:真實的禱告一定是謙卑的、敬拜的、懇切祈求的。哈巴谷的禱告與頌讚中,我們看到一個誠實的先知將疑惑甚至質問帶到神面前,但是當他尋求神、得到回應以後,我們看到他謙卑下來,以詩歌頌詞讚美神的尊榮,甚至在外在環境看來不順利之時,他仍然以救他的神為樂。

 

後記:

1.   選擇哈巴谷書,是因為它比較短。而且在我剛信主時看了一本小書以這卷書解釋基督徒的信心生活,當時帶給我很大的幫助。這次拿回來再看一次,仍然興味盎然。

2.   這本書雖短,但是對一個誠實尋求神的人,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至今仍存於信徒或者慕道友的心中。若我們仔細研讀,我們會發現神並未一一解答所有的問題,但就如同約伯記中單單神的臨在就讓約伯謙卑下來讚美神一般,哈巴谷同樣也願意降服在神的主權之下,並且願意用信心生活。這樣的轉變唯有經歷過神的人才能清楚明白。

 

參考書:

  1. D. Martyn Lloyd-Jones, 劉良淑譯,「再思歷史的主」, 1998一版, 校園, 台北。
  2. Walter J. Ungerer, "The Man With Honest Questions, Habakkuk", Baker Book House Company, 1976 1st E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3. Hobart E. Freeman, 梁潔瓊譯,「舊約先知書導論」,1999一版六刷,華神,台北。
  4. Samuel J. Shultz, 賴建國等譯,「舊約新語」,1986再版,華神,台北。
  5. 馬有藻,「舊約概論」,1988九版,中國信徒佈道會,台北。

 


至留言板回應本文 回CCN主頁 歸正網版權宣告